《咱们乡亲了不起》七里桥镇挂榜山村:靠山吃山富村民
2021-02-19 16:49:1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祁阳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强 | 作者:黄强 谭云文         

七里桥镇挂榜山村山多田少,二年前还是省级深度贫困村。由于地处祁山山脉、野花资源丰富,村里因地制宜引导村民靠山养蜂,同时成立产业扶贫养鸽基地,发展深山养鸽,走出了一条“靠山吃山”的致富之路。

网络主播   孙安平

嗨喽,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。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祁阳县挂榜山村,大家看到我身后,这里是祁阳县挂榜山村扶贫的一个点,身后看到是金丽鸽子养殖的养殖基地。

在挂榜山村产业扶贫养鸽基地,驻村扶贫队请来的网络主播正在进行直播售卖鸽子。短短的十分钟,就卖出了二十多只鸽子,目前基地鸽子供不应求。2019年,为发展挂榜山村集体经济,帮扶后盾单位和村里投入了40多万元建立集体肉鸽养殖厂,面向全村村民进行承包,采取“公司+承包+农户”的方式进行运作,让承包户能到技术上的支撑和保障。

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挂榜山村第一书记、扶贫队队长  文顺生

在技术上开始采取农户承包,由贫困户承包村集体鸽场,投入了45万资金在这里。开始承包贫困户陈满娣没有经验,她当时的心很急,通过我们多方和祁阳金丽鸽联系,他们派技术人员来指导,使技术上解决了后顾之忧。

目前,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一对鸽种一年最低产8对鸽子,一对鸽子最低收入80元。今年陈满娣养殖了800对鸽子,除去成本今年能赚6万元左右。工作队也将在村里发放鸽种,并同时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销售,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大山里也能致富。

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挂榜山村第一书记、扶贫队队长  文顺生

销路方面我们驻村帮扶后盾单位,特别是零陵卷烟厂,分期分批到这里定期购买这个鸽子,按市场价格,解决了销路方面的后顾之忧,现在整个来说产销两旺。

而两年前的挂榜山村还是省级深度贫困村,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267人。全村261户883人,耕地仅305亩,人均耕地不足半亩。山多田少,该怎么发展?驻村扶贫队深入村里走访,与村支两委共同商量,决定由村里能人牵头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,靠山发展林下经济,因地制宜发展肉鸽、蜜蜂养殖等产业,向大山要效益。

七里桥镇挂榜山村村支书  陈国胜   

养中蜂不要好多时间来护理这个东西,我们山上面,山宽山花多,适合养蜂,而且山里面群众也比较分散,最适合比较分散的来养殖,所以我和扶贫队一起商量、还有后盾单位一起决定,发动群众来养蜂。

在挂榜山村村民彭爱国家旁边的山边,摆列着一个个蜂箱。他熟练地取出蜜蜂的巢胚,跟扶贫队长介绍目前养蜂的情况。彭爱国之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,在村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走上了养蜂之路。去年养殖了10箱蜜蜂,由于纯天然蜂蜜,一产出来便供不应求,自己也增收脱了贫。

七里桥镇挂榜山村村民  彭爱国

我后来这个收入养起有1200块钱一箱,我感觉可以。我后(来)在2020年的时候,后盾单位有(帮扶)些,我自己又买了点,就是现在有20来箱,我的收入现在像今年有2万多块钱一年。就养蜂这一项,现在有两万多块钱一年。 

村里人看见他尝到了甜头也想跟着养蜂。由于养殖中蜂护理时间少,山里地势环境适合,村民们在扶贫队和村里的帮扶下立马手,纷纷开始“甜蜜”养蜂之路。目前挂榜山村民养殖中蜂有200多箱,每年一共增收30万元左右,养蜂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利器。

七里桥镇挂榜山村村支书  陈国胜   

现在每年每户一箱蜂一年大约是一千到一千四收入在这个之间,现在老百姓的蜂都养的很好,很满意。

产业发展起来了,但山区交通不便,如何让山货出山呢?驻村扶贫队和村支两委一方面定期组织直播带货,助力土特产销售。另一方面,多方努力筹资进行修路,两年多修建公路十几公里,方便山货运出山,也方便游客前来游玩购买。产业兴旺、山货出山,带动村民脱贫致富。2019年,挂榜山村脱贫出列,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。

七里桥镇挂榜山村村支书  陈国胜   

我们选址基础路基本上都修好了,通组的路通村的路,包括从我们挂榜山四组接上祁东县的路全部形成了水泥路。在挂榜山国家森林公园形成以后,我们这里可以形成一条环线,在这条环线当中。

七里桥镇挂榜山村村支书  陈国胜   

下一步在乡村振兴工作中,我将将挂榜山打造成一个民宿旅游的基地。

责编:李强

来源:祁阳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  下载APP